從1804年到1808年這段時間, 在完成其他作品的同時, 貝多芬創作了第五號交響曲「命運」。貝多芬早年曾經是缺乏系統性音樂教育與紀律的天才少年, 在經歷了大風大浪的歲月, 與潛心研究巴哈平均律之後, 他能透過德國式超絕的邏輯架構, 創作精密緊湊的「樂思」, 訴說複雜的精神世界。在本節目中, 名指揮家喬治馬里納穆爾, 將協助熱愛古典音樂的老手與新朋友, 透過聆聽探索樂團精緻的現場演奏, 從貝多芬的精神面與樂理分析層面, 深入了解命運交響曲的創作結構「奏鳴曲式」。觀眾將學習用耳朵分辨命運交響曲的「呈式部」、「發展部」與「再現部」, 學習數拍子, 體驗神奇的「切分音」與「不協和音」製造的緊張感, 在短短的時間內使我們沮喪、歡欣, 覺得勇敢, 或感到恐懼。分享貝多芬在命運捉弄而失去聽覺中, 永不放棄的精神, 在痛苦中仍能激勵人心的卓越人格。
Content source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