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是曹雪芹, 你會怎麼寫>的結局?人人心中都有一本>, 結尾也都能各自改寫.然而在巨大的悲劇背後, 文學若沒有了寬容, 就只能是一個故事.>不同, 它不只是故事, 它是一本懺悔錄, 是修行的書.它像是一部佛經, 從繁華到沒落, 作者對一切看得如此透徹, 就算經歷抄家, 仍要盡力寫出一本書, 如同鴛鴦活下來, 把賈母的餘生照顧好.他們是在死亡前修行, 而不只是在找死的方法如此簡單.你還記得青春期的自己嗎?那時候我們都有尋找另一個自己的渴望, 也同時有著恐懼.「甄」、「賈」寶玉的對照, 彷彿現代心理學, 是對青春期自我最好的詮釋, 自戀如此, 叛逆也如此.無論結局如何, 我們要不斷回到前八十回做印證, 一步一步踏尋自己心中那場白茫茫的大雪.
Content source: